<menuitem id="rl9pn"><sub id="rl9pn"></sub></menuitem>

    <pre id="rl9pn"><dfn id="rl9pn"><th id="rl9pn"></th></dfn></pre>

      正在加載數據...
      當前位置:北方企業新聞網> 經濟觀察>正文內容
      • 鋰鹽價格小幅回調 產業鏈擴產熱度不減
      • 2022年12月06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陳祎萱表示,從供給端來看,盡管遠期鋰資源產能的不確定性正隨著諸多地緣事件影響逐步放大,但短期內供應增量陸續兌現也將逐步削弱礦價的上行動能。從需求端來看,10月新能源車終端產銷增速邊際放緩;同時,終端消費的季節性回落壓力疊加補貼政策退坡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下游采購觀望情緒漸起。

      近日,鋰鹽價格連續多日出現下滑。與此同時,鋰電產業鏈擴產熱度不減。12月5日,國軒高科公告稱,子公司宜春國軒礦業成功取得江西省宜豐縣割石里礦區水南段瓷土(含鋰)礦采礦權,這是國軒高科在宜春獲得的第二個礦權。此外,天齊鋰業、當升科技等鋰電產業鏈企業紛紛宣布加碼擴產。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鋰鹽價格出現回調,主因是前期驅動鋰鹽價格上行的動能邊際轉弱,鋰鹽價格暫失上行動能,短期內或維持高位震蕩。

      鋰鹽價格多日下跌

      自11月24日以來,國內鋰鹽價格連續多日出現下跌。12月5日,上海鋼聯發布的數據顯示,當日部分鋰電材料報價繼續下跌,電池級碳酸鋰下跌3500元/噸,均價報57.15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下跌3500元/噸,均價報55.50萬元/噸;電池級氫氧化鋰下跌2500元/噸,均價報56.75萬元/噸。

      東證期貨有色分析師陳祎萱表示,近日電池級碳酸鋰和工業級碳酸鋰報價出現了數月以來的首次回調,主因是前期驅動鋰鹽價格上行的動能邊際轉弱。

      陳祎萱表示,從供給端來看,盡管遠期鋰資源產能的不確定性正隨著諸多地緣事件影響逐步放大,但短期內供應增量陸續兌現也將逐步削弱礦價的上行動能。從需求端來看,10月新能源車終端產銷增速邊際放緩;同時,終端消費的季節性回落壓力疊加補貼政策退坡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下游采購觀望情緒漸起。

      對于鋰鹽價格未來的走勢,12月5日,隆眾資訊鋰行業分析師曲音飛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終端需求不及預期,短期來看鋰鹽價格會處于穩中走跌的態勢。但是,目前鋰鹽供應方面的不確定性因素比較多,尤其是上周永興材料、鞍重股份、康隆達三家企業宣布在江西的生產線臨時停產,對供應量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且無法判斷其停產的影響范圍?!?/p>

      華西證券表示,目前鋰鹽需求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供給端也將因三家企業在江西的生產線臨時停產導致產量減少,疊加目前國內對于疫情的管理有所調整,終端需求大概率將逐步恢復,將支撐鋰鹽價格維持高位運行。

      加快擴產步伐

      雖然鋰鹽價格近期出現小幅回調,但是鋰電產業鏈擴產熱度不減。

      動力電池企業方面,12月5日,國軒高科宣布,近日子公司宜春國軒礦業成功取得江西省宜豐縣割石里礦區水南段瓷土(含鋰)礦采礦權,礦權有效期5年,設計生產規模為300萬噸/年。國軒高科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加快項目推進,爭取水南段礦早日開采投入使用。

      鋰電材料企業方面,12月2日,當升科技公告稱,當升科技聯合蜀道新材料分別與攀枝花釩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射洪市人民政府簽訂《30萬噸/年磷酸(錳)鐵鋰項目合作協議》和《20萬噸/年三元正極材料生產項目合作協議》。當升科技預計,上述項目均將于2028年底前建成達產。

      鋰礦企業方面,天齊鋰業12月2日公告稱,公司2016年在西澳奎納納啟動的“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于2022年11月30日起達到商業化生產的能力,該項目產量有望自2022年12月起得到穩定提升。

      除加快擴產步伐外,還有部分鋰電公司加碼簽訂保供協議。近日,恩捷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與中創新航簽訂了《2023年保供框架協議》。公告顯示,為確保中創新航2023年度對高端濕法鋰電池隔離膜的需求,中創新航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上海恩捷采購大部分的隔離膜產品。

      景氣度持續向上

      業內人士表示,鋰電產業鏈企業加快擴產步伐和加碼簽訂保供協議,是基于對新能源汽車產業中長期向好勢頭不變的樂觀預期。

      中汽協副秘書長羅軍民在日前舉行的2022中國汽車論壇上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今年有望實現600萬輛,占全球60%的市場份額?!?/p>

      東莞證券表示,臨近年末,多地紛紛出臺促消費政策,其中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成重要抓手之一。國家新能源車購置補貼政策臨近尾聲,有望刺激潛在需求釋放,全年料實現穩增長目標。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未來汽車智能化電動化將加速演進,新勢力車企推出多種車型無懼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產業景氣度將持續向上,預計2023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為900萬輛,同比增長31%。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新聞排行
      一女三男做2爱A片免费

      <menuitem id="rl9pn"><sub id="rl9pn"></sub></menuitem>

        <pre id="rl9pn"><dfn id="rl9pn"><th id="rl9pn"></th></dfn></pre>